2024年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查询系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工作师 > 备考资料 > 中级综合能力 >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章节知识点20

2017-01-18 15:43:02来源:互联网  

2017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在即,许多考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环节,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是社会工作师的内容,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备考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考点四: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本考点是本章历年考题相对集中的内容,历年考题中均有出现。考生在复习时,要抓件本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观点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进行理解,并注意与其他理论的区别。

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观念

(1)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分道扬镳。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个理论高峰。在认知理论的理论脉络之下,贝克首先提出了认知治疗模式。艾利斯发展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德莱顿则发展出一套理情行为治疗模式。

(2)认知学派的基本观念

在认知学派看来.认知和行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人的行为大多都是心理、行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一味因外在的赏罚而有所减弱或增强,也不是简单地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诱因的变化而不自觉地进行反应。

2.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个人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个体是否采取行动。人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是自动的思维、中间层面是条件性假设、深层次的是图式或核心信念。

艾利斯(Alberv Ellis)提出的“ABC情绪理论框架”理论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ABC理论,A是真实发生的事件,B是人们对真实发生事件的认知,C是人们的情绪反应。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其主要包括问题解决、归因和认知治疗原则三个方面。

3.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1)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①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a.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也是可以经过学习改变的。

b.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解决社会工作实务问题既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也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

c.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4社会工作师报名时间提醒
不必苦苦等待,报名时间我们帮你盯
  • 获取验证码
已阅读并同意中公教育《用户信息保护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