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每日一练 >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8月30日经济常识每日一练)

2016-08-30 09:23:02 来源:

打算报考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特推出“每日一练” 栏目,小编将每天发布专项练习题,并附专家详实解析,希望考生们能与小编共同坚持——每日一练!

1.2009年,国务院先后恢复了10个经济区域发展规划,表明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展图逐渐成型,下列关于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B.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界为划分依据

C.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D.水分 、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2.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积极货币政策

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 )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保障稳定

C.提高居民收入

D.增强综合国力

4.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共同特征的是( )。

A.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

B.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

C.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D.市场经济是限制性经济

5.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购买股票后,股东成为( )。

A.企业法人

B.公司的债主

C.企业的经营者

D.公司的所有者

答案与解析请看下一页

1.答案: B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这里的区域指的是自然地理区域,并非行政区域。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

2.答案: A

解析: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而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D

解析: 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故本题选D。

5.答案: D

解析:股票是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拥有公司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证书 ,也是股东据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所有购买股票后,股东成为公司的所有者 ,但不是公司的债主。是债主的话,公司亏损后,债主有权要求公司偿还债务,但股东遇到股票下跌的情况,不能要求偿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D。


》》更多、更全社区工作者考试信息 尽在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小编推荐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8月29日政治常识每日一练)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8月29日行测每日一练)

2016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8月29日公基每日一练)

 

 

相关推荐:行测备考申论备考 | 公基备考 | 专业知识备考 | 面试备考 | 考试热点考试题库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了解社区工作者考试时间社区工作者考试内容

版权声明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责任编辑:杨小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中公社区工作者官方微信号
刷题小程序
社区刷题小程序
咨询电话(9:30-23:3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18600430000